柴油用英文表示為Diesel,這是為了紀念柴油發動機的發明者――魯道夫·狄塞爾(RudolfDiesel)。 [1]
狄塞爾生于1858年,德國人,畢業于慕尼黑工業大學。1879年,狄塞爾大學畢業,當上了一名冷藏專業工程師。在工作中狄塞爾深感當時的蒸氣機效率極低,萌發了設計新型發動機的念頭。在積蓄了一些資金后,狄塞爾辭去了制冷工程師的職務,自己開辦了一家發動機實驗室。
針對蒸汽機效率低的弱點,狄塞爾專注于開發高效率的內燃機。19世紀末,石油產品在歐洲極為罕見,于是狄塞爾決定選用植物油來解決機器的燃料問題(他用于實驗的是花生油)。因為植物油點火性能不佳,無法套用奧托內燃機的結構。狄塞爾決定另起爐灶,提高內燃機的壓縮比,利用壓縮產生的高溫高壓點燃油料。后來,這種壓燃式發動機循環便被稱為狄塞爾循環。
像所有偉大的發明家一樣,狄塞爾的前進道路上困難重重。實驗證明,植物油燃燒不穩定,成本也太高,難以承擔狄塞爾的“重任”。好在當時石油制品在歐洲逐漸普及,狄塞爾選擇了本來用于取暖的重餾分燃油———柴油作為機器的燃料。壓燃式發動機的結構強度始終是個難題。一次實驗中,汽缸上的零件象炮彈碎片一樣四處飛散,差點兒造成人員傷亡。實驗不順利,狄塞爾的資金也漸漸耗盡。他不得不回到制冷機工廠謀生。但狄塞爾沒有向困難屈服,他利用業余時間繼續實驗,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機器。
1892年,狄塞爾終于研發出一臺實用的柴油動力壓燃式發動機。這種發動機扭矩大,油耗低,可使用劣質燃油,顯示出輝煌的發展前景。狄塞爾隨即投入到柴油機生產的商業冒險中。不幸的是,作為優秀的工程師,狄塞爾缺乏商業頭腦。他在經濟上漸漸陷入困境。1913年狄塞爾已處于破產的邊緣。但狄塞爾發明的柴油機,在汽車、船舶和整個工業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發展。
1976年,德國大眾首先在高爾夫轎車上采用柴油發動機;
1989年,德國大眾高爾夫柴油車獲得“低排放車”的稱號。同年大眾從Fiat的研發機構獲得部分技術,制造出第一臺帶有增壓、直噴技術的5缸發動機R5 TDI,這臺發動機被放在奧迪100車型上試用。
1990年,德國大眾正式推出增壓、直噴系列柴油機TDI,從此德國大眾在柴油動力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上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;
1993年,開發出4缸渦輪增壓直噴柴油發動機(TDI);
1995年,開發出自然吸氣式直噴(SDI)柴油發動機;
1995年,開發出變截面渦輪增壓器VGT;
1998年,開發出泵噴嘴(Pumpe Düse)技術;
1999年,開發出百公里油耗3升的路波轎車柴油動力。而一升級柴油動力轎車的出世創造了百公里油耗0.99升的記錄,成為世界上最省油的轎車。發動機采用鋁制自然吸氣式單缸柴油機,采用了先進的高壓直接噴射技術,排量為0.3升;
2002年,一汽-大眾率先將捷達SDI轎車投放中國市場;
2004年,一汽-大眾引入TDI技術。